一是创优环境“筑巢”。研究出台“1+5”人才政策,对引进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名师名医名家、乡村振兴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明确资金扶持、成长晋升、住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服务等14条具体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同时,量身订制专属“人才智惠卡”,全力解决好人才落户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8项关键事、关心事、关切事,真正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人才工作经费,优先保障人才工作,让政策不唱“空城计”,让人才吃下“定心丸”。
二是广纳贤才“引凤”。综合考虑空编情况、在编人员梯次结构及县域发展重心,切实保障经济一线、民生领域及基层一线用编需求,预留153名编制用于全年各类招录。以“千企百校行”“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进校园”等活动为契机,结合我县人才专业需求及高校专业分布,重点向省内外11所高校发布人才引进公告,分批次到武汉、宜昌等地部分高校开展人才政策、引才岗位宣传,不断提升政策覆盖面、知晓率,第一批次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吸引400余人报名参考,已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吸纳各类急需紧缺人才56名。
三是搭建平台“育凤”。着眼于人才可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助推人才茁壮成长,35名企业家通过企业家培育“起凤计划”开拓视野、启迪思路,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统筹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程,先后创建17个人才工作室;实施“十百千”乡村振兴网红人才培育工程,选育15名村(社区)书记、89名致富带头人、1400余名网红新农人;通过乡村振兴人才技能大赛及农房建设“掌作工匠”工程,着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激发基层人才活力;实施“技能远安”行动,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110人次,发放补贴292万元。(远安县委编办郭奋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