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委编办严格坚持从顶层设计、智慧管理、厘清职责、优化配置四个方面发力,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优化顶层设计,构建营商环境指挥脉络。一是建强营商服务架构。由发改局统筹营商办具体工作,县级领导根据分工领办服务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任务,亲自指挥调度。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具体承担相关职能职责,形成一个部门抓统筹的集约管理。二是打通营商服务中梗阻。立足本地实际,对表省、宜昌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任务,成立电商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重点项目和服务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全方位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集聚战略实施,形成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指挥调度,下有分项落实”的体系。
二、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营商环境智慧发展。一是构建全市便民服务数字体系。成立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升级12345宜接就办市民热线,配备数据专员,在“云上当阳”政务APP开放“移动问政”模块,与市民热线互通互联,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协同,以智慧化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加速度”。二是做实机构编制业务便民服务。立足部门职责,在全市推行事业单位法人电子证书,累计发放130个,全力做好电子证书“一网通办”各项准备。主动对接大数据局、不动产登记中心,探索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共享至全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支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作用。优化机构编制日常业务办理流程,全面启用机构编制业务大数据平台4.0版本,全程实现业务“网上办”,实现“数据多跑路、部门少跑腿”。
三、厘清部门职责,创造营商环境良好秩序。一是优化部门职责体系。建立职责问题“三项机制”,畅通收集渠道、规范研究程序、落实闭环管理。出台《当阳市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为理顺职责、化解争议、优化流程、推进协同高效履职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优化完善权责清单。拟制《当阳市市镇村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研判分析34个部门反馈的261条意见,形成35个部门4207项事权清单,并按程序上报审核。根据城市运行现状,将由城管局承担的256项职权划归住建局,重新划定住建、城管赋权事项与街道职责边界,签订赋权确认书,做到部门职责及时动态调整,赋权事项及时跟进调整。
四、优化资源配置,注入营商环境不竭动力。一是推进高新区体制改革。系统推进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重构,健全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强化园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等职能。二是强化人才要素集聚。总结提炼出用编计划公式,科学确定年度招录计划;充分用活人才编制周转池,每年多批次开展人才招引工作。推动编制向关键环节、服务环节倾斜,增核高新区、科技经信局、招商局等所属事业单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15名,以高端人才聚集,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当阳市委编办 彭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