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委编办坚持学史力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机构编制职能作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
当好乡村振兴“宣讲员”。深入联系村积极宣传农村政策,强组织、稳脱贫、兴产业、抓治理、解难题。指导参与村务管理,指导村换届选举,帮助协调解决群众生活堵点难题。参与谋划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拟定15个项目、预计投资943万元,积极联系协调企业帮扶。开展2轮遍访农户172户次,调查摸清家庭和收入情况底数,防范化解返贫风险。机关党员结对联系脱贫户22户,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关爱帮扶。
当好下沉社区“网格员”。落实“双报到、双报告”机制,与联系社区开展结对共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7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居住地和派遣地小区报到领岗,亮身份到网格到楼栋,包保10个楼栋210户,持续开展入户走访、信息登记、公益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走访关爱结对困难群众。
当好招商引资“战斗员”。积极参与市“百名干部百日集中攻坚招商”行动,赴浙江、福建2省6个县市区,拜访绿色食品制造产业企业34家,摸排有效投资信息4条。参与市“决战60天,冲刺800亿”活动,赴江苏省昆山市拜访新能源产业企业5家,摸排有效投资信息2条。
当好扩权赋能“管理员”。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设置街道“六办”“三中心”,下放市直部门延伸派驻机构5个、编制30名、人员23名,共核定街道行政编制46名、事业编制52名,比改革前增加48名,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12项。依法依规向街道放权赋权,编制街道职权清单和行政执法目录,认领赋权事项202项、通用权责事项73项和行政执法事项204项,落实街道“五项权利”。梳理编制百强县市省级扩权赋能建议事项46项,研究拟定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方案。
当好民生保障“调度员”。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强化编制资源调控导向。创新方式积极创建县级三甲医院,完善机构编制和人才引进用编需求保障。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单独设立急救中心,重新确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进一步健全疾控体系。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幼儿园公办化普惠性办学,新成立4所公办幼儿园,并根据实际生源情况,为全市18所幼儿园重新按标核足编制。
当好营商环境“服务员”。围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局,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服务中心。积极为发改、自然资源、住建和经信等经济一线部门增核编制14名,全力服务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市交通物流发展中心挂牌成立市邮政业发展中心,承担行业安全监管服务保障职责,强化邮政业安全监管。定期走访对口联系企业,协助梳理和解决企业困难。(枝江市委编办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