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实名制管理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西陵区委编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各类机构编制数据信息,持续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
“理论+实践”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标准、健全机制,推进实名制数据管理规范化。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及相关政策性文件,强化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坚持规范管理。对现有制度全面梳理、修订完善,编印《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选编》和《办事指南》“口袋书”2册,研究制定编委工作规则、编办工作细则,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审批权限和程序。三是严格总量管控。坚持总量控制、退一补一原则,单位进人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先行核准用编,再启动进人程序,办理入编手续,从源头上遏制超编进人。
“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日常管理。全面加强数据库的日常管理,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一是掌握数据完整性。梳理各项信息维护的政策要求和口径,通过翻阅纸质档案资料,更新完善单位历史沿革,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二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形成“四本台账”,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运行情况统计表、进编呈报表、下编备案表、机关事业单位沿革四项台账并定期维护,系统掌握机构编制资源情况。三是核实数据可靠性。依托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数据校验”功能模块,定期对系统信息进行校验。针对系统中部分文件缺失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上传更新。
“横向+纵向”相结合,强化结果运用。坚持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切实增强机构编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体制机制保障作用。一是落实联动机制。加强同组织、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干部任免、招录、退休办理文件通知为依据,统筹“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做“实”实名制数据库。二是加强分析研判。结合机构撤并设立、部门职责调整等,定期分析测算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及单位未来一段时间变化情况,对全区机构编制资源进行系统分析,为各项决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事后监督反馈。依托平台对满编、超编等苗头性问题提前预警、重点监控,将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刚性约束。(西陵编办李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