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区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区县动态

西陵区委编办“三量结合”严格规范编外人员管理

2021-07-05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为加大编制使用效益,统筹编内编外人力资源,西陵区委编办多措并举,不断推进编外人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一、把牢关口,严控“总量”。把好入口关,做到编外人员情况清、底数明。一是进行摸底盘查。结合上级部署的编外人员专项调查工作,对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摸底,掌握编外人员的岗位分布、用工形式、工作年限及工资来源等情况,分类建立台账。二是开展分析研判。结合机构改革后单位职能划转和实际运行情况,对单位申报的编外用工申请事项进行评估,重点分析实际在编人员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性、饱和度,确保编外用工资源配置科学合理。三是规范申报流程。由各主管部门根据需求向区人社局提出申请,区委编办对申报事项进行评估,并确定编外人员聘用计划额度,提出相应初审建议,由区人社局综合意见后,报经区政府常务会审定。

  二、优化统筹,严控“增量”。将各类编外人员统筹使用,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实行实名管理。首次将编外人员纳入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实名登记、动态管理,对出现姓名重复、人员信息存疑的地方,及时与单位及本人核实,确保录入信息准确。二是统筹各类人员。对各单位在编人员情况、编外人员、上级承担经费人员、“三支一扶”、社区工作者以及公益性岗位人数等进行统筹分析研判,拟定各单位年度编外用工计划。测算各个系统编外人数在全区总数中的占比,为全区编内编外人员调整提供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制度。根据《西陵区财政供养非在编聘用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对编外用工的管理原则、聘前审批、聘中管理、薪酬待遇、聘后监督等进行规范和约束。核定额度标准,将编内人员、编外人员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用工单位、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常态监管,严控“质量”。强化法制意识,将监督检查结果与编制运用相结合。一是实行动态调整。要求全区各单位对新增、减少的编外人员及时办理进出登记手续,实时更新信息,每月报区人社局和区委编办备案,实现编外用工管理的信息化和精准化。二是加强考核管理。定期组织全区各类编外人员参与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本领。将编外人员纳入用人单位年度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用人单位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监督体系。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回头看”、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自查评估等专项督查活动开展监督检查,掌握各单位编外岗位设置和使用等情况。会同区纪委监委、区人社局、区审计局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编外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西陵编办李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