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西陵区委编办优化登记服务,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提前完成2020年度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提前谋划,让公示安排亮起来。及早谋划、精心组织,迅速安排公示工作。一是摸清单位底数。以2020年机构编制年报数为基础,整理出全区已登记的100家事业单位法人的基本信息,并重点标注2020年以来新登记注册的单位,以提醒及时进行公示工作。二是及时动员部署。印发《区委编办关于做好2020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的通知》,明确分管领导、承办人员和工作措施,告知年报的报送时间节点、方式和流程等事项。三是明确工作要求。制作年报工作指南,详细告知《报告书》中每个项目的填写模板。并根据省市相关要求,针对今年公示工作与往年的不同点予以重点提醒。
优化服务,让公示程序顺起来。简化办事流程,让各事业单位及时快速高效办理。一是创新工作方法。严格实行“不见面审批”,通过电话、微信群沟通联系,每个工作日定时2次登录后台查看材料提交情况,做到即时审核、即时回复。二是实施容缺审批。根据“年报期间如有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先办理变更登记再年度报告”的要求,对年报工作中涉及的变更事项可先在网上办理,需要提交的纸质资料和证书可延期提交或限期补交。三是推进上门办理。针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的公示工作,采取上门传政策、资料上门取、证书送上门的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提升质效,让公示内容严起来。要求尽量用数据说话,高度重视填报内容。一是严格把关材料。要求公示的登记事项与法人证书内容保持一致,对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等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事业单位,先办理变更登记再进行年度报告公示。二是关注重点核查。特别要求各事业单位法人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合计”科目的数额比证书登载的开办资金数额增加或减少超过20%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三是力求面向公众。在“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栏目,要求各单位应与事实相符,表述开展了哪些业务活动、取得了哪些效益、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措施,专业术语要平实接地气,力求让社会公众看得懂、好监督。
强化监管,让公示结果用起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失信联合惩戒。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保持与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联系,答疑解惑,掌握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指导和跟踪了解。二是纳入信用监督。区委编办将对报送公示情况进行总结梳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规定开展抽查,将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向社会公示,并纳入事业单位信用信息记录。三是强化结果运用。认真研究年度报告以及抽查工作中暴露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分类施策,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充分准备。(西陵区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