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区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区县动态

宜都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纪略

2016-01-05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宜都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纪略

 

近年来,宜都市在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紧扣当前机构编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三个一”为原则,突出“严”字抓管理,突出“活”字谋发展,突出“实”字强整治,确保机构编制管理不懈怠、不僵化、不落空。

一支笔审批突出“严”字抓管理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我国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为确保工作执行到位,宜都市机构编制管理始终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由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编制管理部门调查论证后提出意见建议,提交编委会审定。同时以“严”字为抓手,着力确保工作管理不懈怠。一是严控规模,规范管理。近年来,宜都市严格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以2012年统计数为基数控制编制数量,并在总量内有所减少,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科学配置人员编制,推行大科室制,整合优化内设机构。严格按机构规模、规定职数和规范的职务名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按规定配备非领导职务。今年以来,整合卫生计生部门职责,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组建了不动产登记机构,推进文化、广电、体育、旅游4个局机构职能整合。

二是严守法规,加强考核。严禁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用,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严禁以上级部门会议、文件、领导讲话、项目经费和评比达标等形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同时将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市委编委督查范围,将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列入干部人事监督、财政审计监督工作内容,并将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一总量管控突出“活”字谋发展

发展和管控既是一对矛盾又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需要,宜都市从自身实际出发,即减轻财政负担,又推动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在总量控制上下功夫,在动态管理上做文章,清本疏淤,活化资源。一是盘活总量,撤并整合。根据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原则,围绕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核减职能弱化、工作任务不饱和单位的人员编制,加强事关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保障方面的力量。撤并整合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结合简政放权、重心下移,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充分发挥现有编制使用效益。二是用活存量,立足发展。针对全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足和全市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利用好存量编制资源,加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力度,解决部份单机专业人员紧缺问题。今年共招录公务员15名,卫生技术人员、教育30多名,大大增强了人才队伍力量。

一体系监管突出“实”字强整治

落实之道在于执行,执行之道在于监管,为加强机构编制监管,宜都市从多个环节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监管体系,力使监督监管不落空。一是落实督查,专项整治。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专项整治行动,对职能转变、职责调整落实到位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严肃了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进一步巩固了机构改革成果。二是实名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更新实名制信息库,在网上发布公示,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防止了混编混岗、“吃空饷”等现象的发生。三是劣实基础,健全机制。为健立长效机制,我市还建立了《宜都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若干规定》、《宜都市机构编制工作程序》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建立了机构编制审批和调整评估机制,切实做到“无编不进人、无计划不进人、进人先出人,进人先核编”,控住控好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底数,促使本市财政供养人员一直处于省市下达的目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