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实效,通城县编办紧密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和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际,筑牢篱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编好“护廉网”。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经常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谈话谈心等活动,及时掌握用编进人审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财务管理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编织好岗位廉政的“护廉网”。
二是加强学习,常敲“警示钟”。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和周四固定学习日,通过学习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举办廉政教育讲座、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着重抓好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洁警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重点岗位廉政教育,遇重大节假日、婚丧、乔迁时,采取打招呼提醒教育或廉政谈话等方式予以廉政提醒,常敲“警示钟”,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防控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全面排查,打好“预防针”。按照县委巡察工作要求,建立廉政风险全面排查机制,严格对照岗位职责查找可能影响廉政建设、酿成腐败问题的“风险点”,按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不同岗位风险等级,明确每个岗位风险点,根据岗位风险大小和具体风险节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加强潜在风险隐患的防控,打好“预防针”。
四是强化督查,念紧“紧箍咒”。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督查小组,对用编进人、行政审批、财务管理等重点岗位定期监督检查,对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随发现、随指出、随整改。健全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尤其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奖惩,强化考评,加大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将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情况列为党员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始终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一件大事长抓不懈。(通城县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