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县市区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县市区动态

县委创新“1+2+N”模式 打造全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2023-09-07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这一创新性重大战略部署,首次将“大安全”与“大应急”并举,并提出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框架,锚定了新征程新应急管理事业创新发展新方位。随县抢抓全省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机遇,创新“1+2+N”模式,打造全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1+2”即以随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建设平台,在洪山镇(随南)和万和镇(随北)分别建立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打造随县“一主两翼”综合应急救援基地;“N”即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牵头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处理好“统”与“分”、“防”与“救”、“上”与“下”的关系,做到风险防范更主动、应急准备更充分、应急救援更高效。

聚焦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完善领导体系。各乡镇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由党政“一把手”任应急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二是明确乡镇应急管理站职能职责。印发《乡镇应急管理实施意见》,整合原分散在公安、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消防、森林防灭火、水旱地质灾害防治等职能。三是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对乡镇应急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明确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聚焦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机构设置保障。在县应急管理局加挂地震局牌子,增设内设机构地震股、安全生产基础股和应急指挥中心。成立随县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随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在全省率先挂牌组建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在乡镇(场)退役军人服务站加挂“应急管理站”牌子。二是强化人员队伍保障。核增应急管理站事业编制40名专项用于乡镇应急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洪山镇、万和镇两个应急救援中心各配备20名专职消防员。三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统筹县、镇两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管理调度,新建1200平方米的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已建成20个镇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成99个应急避难场所,在应对强降雨工作中有效发挥了避险保障功能。

聚焦应急管理协调配合联动,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一是打造联动化监测指挥平台。建成涵盖前端监测、风险预警、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县应急指挥中心,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指技合一。二是打造直达化叫应智慧平台。统筹“智慧城市”“智慧应急”“智慧矿山”等项目建设,推进各领域各地方应急资源和数据融合,实现灾害预警全域联动。三是打造常态化应急演练平台。与驻地武警、部队和民兵互动,健全军地应急力量协调联动机制。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行动,实现“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下一步,随县将坚持因地制宜,以“1+2+N”模式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是推动制定权责事项清单。将涉及应急管理工作的部门清单进一步完善,制定乡镇属地责任清单。制定行业监管清单,梳理县直部门安全监管服务事项,形成权责明晰、边界清晰、监管有力的责任清单。二是优化人才队伍架构。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调配编制,给予应急管理部门更多编制倾斜,方便吸纳更多专业型人才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三是深挖应急发展潜能。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成果运用,把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作为项目立项的落脚点,不断健全完善领导体系,探索建立灵活、机动、高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于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确保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