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自身建设

市委编办增强“四性”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2021-08-02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为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要求,努力提升机构编制质效,湖北省随州市委编办不断增强政治性、规范性、创新性、协调性等“四性”,在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自身建设上发力,全力助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增强政治性,在坚持党管机构编制上发力。湖北省随州市委编办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党管机构编制的制度性安排,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机构编制工作始终。一是强化政治机关定位。牢记党的机关、政治机关定位,在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上下功夫,从党的大局去思考、谋划和推动如何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二是打造政治过硬队伍。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岗位大练兵”、平时工作考核、检查督办等,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严谨的机构编制队伍。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打造过硬作风。三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确定的基本框架内,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推动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增强规范性,在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上发力。围绕机构编制管理主责主业,在管严和管活上做文章,不断提升机构编制法定化、规范化水平。一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控编制总量,强化编制刚性约束和红线意识,确保行政编制总量不突破,事业编制控制在核定总量内。科学核准启用编制,把牢用编审核关,确保管理有效。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对改革前核定的挂牌机构领导职数予以核销,遏制各方面增编增职数的预期。二是全力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做到机构编制事项从动议、论证到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程序一个不少、步骤一个不减、环节一个不漏。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主体班培训内容,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的培训内容。三是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增强机构编制就是法治的意识,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坚决制止和整治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达标验收等方式干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的行为。

增强创新性,在服务保障发展大局上发力。强化工作创新,聚焦机构编制职责,聚焦群众、基层反映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推进党的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创新工作举措。向改革要编制,坚持综合设置机构的改革方向,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加大整合力度,把该减能减的编制资源坚决减到位。向科学管理要编制,对单位内设科室,由分管领导打通使用,科室岗位实行AB角,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向提高信息化水平要编制。综合考虑科技进步、“互联网+”等发展趋势,推动各部门运用互联网创新管理思路和方式,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节约编制资源。二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能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鼓励通过以钱养事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不再新增机构编制。三是强化民生保障。倾力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等领域,支持曾都区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切实发挥应急处置前哨作用。从市本级编制中调剂50名,专项用于满足曾都区疾控事业发展。将随县中医医院、随县妇幼保健院、随县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明确为副科级。增强县级医疗机构综合发展能力。支持编钟学校、鹿鹤学校发展,为教育事业解决编制紧张的问题。

增强协调性,在动态调整保持平衡上发力。适应地区事业发展和职能变化需要,动态调整相应编制,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调配、集约使用,把机构编制资源用活用到位。一是试点探索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在县市区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将已核定到各地、各部门但长期没有使用的空余编制统筹汇入“周转池”,用于解决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精尖人才引进、历史遗留问题和政策性安置等问题。二是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力服务人才引进,对确需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的公共卫生机构,统筹考虑年度自然减员情况,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支持。三是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调整。加快推进湖北省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支持高新区试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支持高新区推行人员聘用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部分内设机构人员和全部“政府雇员”“以钱养事”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岗位聘任、竞争上岗,有效激发高新区创新活力,助推改革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