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县县委编办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科学精准配置编制资源,充分发挥编制资源在人才聚集、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保障作用,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发展“第一动力”,助力全县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不断为引才聚才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合理协作的人才工作格局。科学编制《房县企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意见》《房县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体系,设立“房陵英才”专项事业编制,对人才用编程序、用编管理等进行规范,为人才引进用编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聚焦民生急需,畅通人才绿色通道。依托实名制大数据平台,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预计退休人数等维度监测分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统筹安排用编计划,将“人才引进”计划纳入年度事业单位用编计划内,优先保障教育卫生、项目建设等民生重点行业领域引进紧缺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需求,近三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60余人,为全县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聚焦服务效能,厚植人才服务沃土。积极开展“青衿荟萃 才聚房陵”招才引智推介会,赴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实施“院士领衔”工程,柔性引进专家教授2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推动合成生物创新城等产学研项目落户房县。主动跟进服务,认真做好新引进人才用编核准、上编登记等工作,及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人才专库管理,动态掌握人才流动情况,全程跟踪服务,持续营造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