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杠杆作用,房县县委编办坚持根本原则、坚持全面细致、坚持立管并举,不断强化机构编制法治意识、督查质效、执行监督,以机构编制新作为更好保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坚持根本原则,强化编制法治意识。坚持贯彻落实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建设。一是突出宣传入脑入心。今年以来,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和“送法下乡”活动,深入县直和乡镇发放《条例》《办法》、12310举报受理热线宣传册100余册。将政策讲解列入县委党校培训计划,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带动全办干部深入学习,结合工作落实落地。二是选准典型以案释法。在全县党务干部培训班上,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专项业务讲解,有针对性地选取县内某些部门负面机构编制违纪典型案例,充实到培训中。通过反面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为部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漏洞亮起红灯,以案释法,充分发挥负面案例的震慑作用,筑牢部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三是结合业务示范引领。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办开展每月周四晚“双研学”,围绕机构编制当前主要改革内容、信息研讨、政策法规学习、各股室业务轮讲,线上+线下等多种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全办干部法规意识和业务能力水平。在日常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中,规范机构编制事前沟通制度、实名制业务办理工作流程、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协调联动制度等,通过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各审批权限和程序,示范引领各单位规范管理并开展本部门各项机构编制业务,强化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
二、坚持全面细致,强化监督检查质效。一是借力数据赋能,精准研判问题。充分运用数据“过滤网”,发挥“湖北省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超编预警、领导职数配备统计、定编定岗管理、执法队伍设置、教育系统相关统计等深入挖掘职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信息推送,多渠道发现问题。今年以来,通过日常调研、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业务股室监管信息推送、组织人社财政联席会议、12310监督举报热线,,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有效的职能运行监管信息推送制度,多渠道发现部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立足标本兼治,有效解决问题。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自查自纠和督查调研。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对问题进行溯源,建立问题清单,截至目前,共建立部门各类机构编制问题台账27条,向5个部门下发了《机构编制问题整改通知》,实行亮灯管理限期整改,对账销号。
三、坚持立管并举,强化全方位执行监督。一是把住关口闭环监管。把住编制审批、问效、督查关口,严格落实机构编制“三个一”制度,严守机构编制“红线”。业务股室对部门申请的机构编制事项,进行深入调研、合法性评估、必要可行性论证,严格规范动议论证各类事项的流程和环节。建立健全事前审查、事中问效、事后督查全周期、全流程“闭环”体系,促进全县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横向聚力协同配合。打通部门壁垒、整合监管资源。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今年以来,共为纪委办案调查取证出具17名人员编制情况。联合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合理划分四部门职责分工,从岗位职责、人员管理、财政资金等方面有效控制,压缩全县编外聘用人员规模,有效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每月建立《干部监督信息通报联合监管制度》,当月领导职数、机构、编制、干部配备等变更信息及时报告组织,信息共享、互监制约。三是专项检查跟踪问效。制定机构编制专项检查方案,做好改革前调研摸底,对涉及新一轮机构改革单位、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涉及单位、创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各医院、皮防所等单位,对贯彻落实党管机构编制情况、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情况、执行“三定”、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情况开展评估检查,有序为改革推进摸清底数、掌握实情,确保巡视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到位。紧盯专项检查中的各类问题,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有效破解机构设置和编制调配实施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问题,以规范的机构编制管理促进工作效能整体提升。(刘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