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江口市委编办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把“才聚水都”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职能配置,创新编制管理,探索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为丹江口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提供人才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依规招才。研究制定《丹江口市市直行政编制周转管理办法(试行)》、《中共丹江口市委编委关于创新编制资源管理保障基础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丹江口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使用与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行政编制、教育编制、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制度。同时印发了《关于严格机构编制事项办理程序的通知》,规范机构编制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等程序和要求,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落地落实。进一步完善了组织、编制、人社、财政四部门干部调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选人用人的各种障碍和制约因素,主动保障各部门人才需求。积极搭建校地合作“连心桥”,组织200余名大学生来丹实习实训,为大学生留(回)丹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优化职能配置,长效引才。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设置干部调配、公务员管理机构和职能。充分发挥党联系领导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纵横联动的青年人才服务体系。开辟青年工作“快车道”,为人才提供展示能力的各种岗位和舞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解决人才交流困难,开展“才聚丹江口、爱上丹江口”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定期举办“青年创业就业交流会”,让青年创业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三是盘活编制资源,依岗用才。加大部门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重点保障高层次人才用编需求。在市直事业编制数量总额内,拿出50名高层次人才专用编制,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依据各单位岗位需求,实行高层次人才“派出”服务,变“单位人”为“自由人”,确保把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聚集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同时加大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用编力度,今年共批复市直部门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引进用编计划564名,启用20名周转编制用于解决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极大激发了人才引进活力。
四是改进服务环境,助力留才。全面推行机构编制“不见面”审批,实现一次受理、限时办结、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简化审批环节,年初下达用编计划后,部门在用编计划内进人依据录(聘)用、调动文件直接在系统平台办理入编手续。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实现编制、人员、经费管理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已累计办理业务12057件,及时为900余名引进人才办理入编手续,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干部队伍梯次结构,为全市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王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