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多年来,竹溪县委编办始终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重大教育改革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立足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统筹规范管理与促进发展、保障需求与减编控编、总量控制与统筹使用、从严管理与高效服务等关系,不断优化提升教师编制使用效率,全面推进全县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深入调研,精打细算调编制。2022年上半年,县委编办以贯彻落实省委编办《关于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契机,联合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广泛开展教育机构编制资源情况实地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看现场、查资料、核数据等方式,对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校等各类各阶段在校学生、班级、教学点、教职工编制、非在岗教师、专任学科教师配置、教职工流动、学生流动、近年人口出生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照国家规定的编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准测算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编制需求,经综合分析研判,形成了《关于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重新核定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的情况汇报》《竹溪县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调整方案》。调整后,全县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编制数量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编制数量更科学合理、客观优化。设立教师编制周转池,为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次引进、未来教育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二是改革创新,紧盯弱项补短板。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一直面临着编制保障不够、优质资源供给不均、保教质量不高、学前教育安全有隐患等问题,百姓群众普遍关注热议。县委编办从改革创新入手,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问题和短板,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商解困之道。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会同县教育局拟定了《竹溪县公办幼儿园改革试点方案》并经县委编委会审定后实施。《方案》从破除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制度短板入手,从优化公办幼儿园布局、充分保障编制需求、均衡优秀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城乡办园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2+3+10”改革模式(成立2个幼教集团、新设立3所公办幼儿园、全面保障10所乡镇幼儿园资源需求),为全面推进我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先行先试、探索模式、总结经验。
三是高效务实,保障发展出硬招。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编制需求。在全县编制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近三年来共批准教师用编计划600余名,用于保障全县各类教师招聘和引进,基本解决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县各类教育全面健康发展。二是切实保障校园健康安全。针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师生健康需要、校园安全需要,2022年6月,经深入调研和科学测算,增核各乡镇卫生院编制25名,专项用于保障全县各学校校医招聘及学校卫生室建设,为保障全县校园安全、师生健康安全提供专业医疗保障。三是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指导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建机制、强管理、规考核、重激励、优绩效、适关怀等,教师队伍“进、用、动、能、活”的五大体制机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队伍活力、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集体化办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群众满意度持续走高。四是日常管理规范优质。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底线意识贯穿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中,从严查处教职工吃“空饷”,严格规范公办教师到私立学校任教、超编进人、教师借调、空编不补等行为,合理均衡配置教师编制资源,不断优化教师招聘、引进、调配、退休等业务流程,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网上办”“马上办”“主动办”,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快捷办理核编、入编手续,把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高效化植入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之中,积极为推进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出谋献策、贡献力量。(刘晓彦、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