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为适应深化改革、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克服部门人少事多、力量分散、效率不高的矛盾,竹山县编办实行“三个优化”,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为履行好新时代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机构设置。针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事项增多的实际,在县编办加挂“竹山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审改办)”牌子,在县编办“三定”规定中明确相关职责任务,新设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具体承担县审改办的日常工作;整合原行政编制科、事业编制科、编制督查室的职责,组建编制管理科;保留综合科,强化抓机关党建、文明创建、综治维稳、档案建设和综合督办的职责。针对事业单位登记事项移交行政审批局的发展要求,保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其人员、编制统筹到县编办使用,与审改科合署办公。为规范工会会费管理使用,经批准成立机关工会。及时调整办公用房和门牌,规范工作流程,更新添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升级办公网络平台。
优化队伍结构。修订完善15项机关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每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对“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商议。每月初用一天时间,扎扎实实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工作例会,坚持上好党课,人人交流发言,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新精神,安排当前工作,营造终身学习、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每年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招考1名公务员,去年从乡镇政府调入2名本科学历的年轻公务员,今年从乡镇工商所安排挂职干部1名,分别负责编制公开网维护、审改网络平台管理、编办门户网站管理等工作。交流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事业单位登记局局长,向外推荐1名科长提拔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促进干部内外交流。去年退休1人。目前共有15名干部,其中35岁以下5人,36-50岁7人,50岁以上3人,女性4人,从乡镇交流调入4人,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经历结构日趋合理。
优化工作机制。着重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每年初印发县编办工作要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每月例会安排本月重点工作任务,健全主任、副主任、科长、科员四级工作责任体系,细化每名干部的岗位职责任务。强化分工协作机制,实行“三分之一”工作法,即三分之一工作力量抓审改、三分之一工作力量抓编制管理、三分之一工作力量抓精准扶贫,坚持各大块工作协调推进,干部分工不分家,重难点工作合力攻坚。强化督办落实机制。针对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事项增多、问责力度加大的实际,强化督办落实机制,对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重点督办,强化绩效考评,年终个人绩效工资兑现、优秀公务员及十星级党员评选与工作绩效考评结果挂钩,体现奖勤罚懒、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工作导向。(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