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活动见行见效,5月26日上午,我市2023年机构编制“五重”项目(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会在丹江口市召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李文新,丹江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庆海出席。市委编办中层以上干部,各县市区党委编办主任和业务骨干,十堰经开区、武当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等43人参加拉练活动。
图为:集体观摩丹江口市“两山”转化实践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巩固拓展“两山”转化实践创新基地成果,丹江口市机构编制等部门多次深入“两山”转化基地调研,学习“两山银行”发源地改革经验,从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两山”转化体制机制完善后,按照搭建运营平台、资源摸底清查、资产资源整合、创新金融服务、资源转化利用的模式运作,有效破解了生态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问题,变 “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图为:集体观摩三官殿街道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工作
2023年,十堰被列为全省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试点之一。作为十堰的试点,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围绕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平台流程、强化协同联动,规范清单事项、厘清主次责任,规范运行机制、理顺层级关系,厘清职责边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下狠功夫做好定清单、定机制、定平台工作,健全完善协作配合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街道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
图为:集体观摩丹江口市应急管理智慧城市平台运行情况
丹江口市智慧城市平台是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湖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湖北省委、十堰市委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围绕“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四个方向,布局“智慧政务、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生态宜居、城市精治和一体化指挥”六大模块,将城市管理事件从“发现、提交、审核、研判、派发、处置、回复、评价”的全流程、智慧化处理,打造的丹江口一体化数字政府信息平台,通过集中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市域范围“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一云共享、一键决策,一体联动”,切实提升该市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
图为:集体观摩丹赵路沙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丹江口市流域治理沙沟河生态修复工程简介
沙沟河是流经丹江口市左岸城区的一条城市内河,全长5.1公里、流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城市快速扩张,沙沟河逐步变成垃圾遍布、污水横流的“臭水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生产生活。2017年,为汇聚工作合力,丹江口市委编办整合住建、水利湖泊、环保、街办社区等部门工作力量,指导成立沙沟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启动沙沟河水质提升工程建设。目前,沙沟河流域内实现了雨污分流全覆盖,主河道两侧的棚户区居民得到搬迁安置;沿主河道及支沟两侧铺设污水主干管,延伸铺设污水支管网、雨水管道近30公里,沙沟河水系沿线排污口全部接入污水主干管,沙沟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主河道及支沟沿线因地制宜建设游园广场27个,新增绿化面积5.28万平方米;两岸新建各类交通道路约14公里,与城市主次干道互联互通;沿线停车场、公厕、路灯、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群众居住环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风光,形成“一主多枝”的人水和谐、景观宜人的城中亲水生态岸线、绿色游憩走廊。
实地观摩后,召开了专题推进会,市委编办副主任杨文学主持。会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我市机构编制“五重”工作取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当前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强调要不断增强抓好机构编制重要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以第一力度抓好能力作风建设,持续激发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干部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