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最新动态

击鼓催征再出发 奋楫扬帆启新程(刘萍)

2022-08-26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8月10日晚,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火速集结下沉东风大道社区,到8月22日晚班师回朝,前后12整天,市委编办向疫而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全体党员无惧高温烤验,连续作战,以铁的纪律和作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实现了“无一感染、无一密接、无一次密接”的三无目标,赢得了疫情歼灭战的伟大胜利。

一、外宣数量可观可叹

1.十堰机构编制网刊发抗疫信息35篇。每一篇都经过信息组的初审、再审、反馈、修改,再发布。

2.市级以上媒体累计刊发抗疫信息42篇。主要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数字网、新华网、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秦楚网、武当党建网、十堰基层党建等媒体,较好地展示了市委编办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抗疫的新形象,鼓舞了顽强拼搏的斗志,发出了勠力同心、奋勇抗疫的最强音,抬高了市委编办的知名度、美誉度,营造了青年党员干部争先恐后、踊跃投稿的积极性和比学赶超氛围,磨砺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采访、写稿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写作能力。

3.信息组累计刊发市级以上抗疫信息38篇。5名成员在组长李文新的直接带领指导下,在完成执勤值守任务的同时,抽出时间和精力,不辞劳累,伏案疾书,以笔为矛,记录温暖瞬间,书写使命担当,纷纷瞄准市级以上媒体投稿。同时,也向十堰机构编制网刊发21篇,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深耕细作,适时记录和报道抗疫最新进展,为同志们摇旗呐喊,营造氛围。

二、人物事迹可圈可点

几个笔杆子,用自己的感情和智慧,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抗疫事迹写的慷慨激昂,人物形象丰满高大。

经市委组织部盖章在十堰基层党建刊发的人物有8个:闲不下来的书记吕小翠、95后接线员郑晨晨、能为大家做点事我高兴的王少辉、累晕倒的科长何亚丽、“网红爸爸”蔡先进,部队来的“搬运工”李家平、“铁娘子”胡玲、带伤战斗的“一块砖” 魏伟。

在此感染下,大家纷纷拿起笔。于是,抗疫的主战场、主考场,转化成为淬炼党性、提高能力的打靶场、练兵场。

……挺身而出救人的老党员张友胜、最美大喇叭徐萌、家人眼中“陌生人”张文俊、在社区奔走300趟的李冰、坚守社区卡口累晕的文静科长万柳……等多位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笔端绽放芳华!

三、勇气精神可赞可嘉

信息写的精彩,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每一篇,从酝酿,素材收集、落笔、修改、探讨、投稿,直到刊发出来,再讨论几句,津津乐道的说辞,和耐人回味的意境,都为连日来斗高温战疫情的同志们送去慰藉和别样的清凉!

一个苹果两个人吃,每人只能吃到1半,一个思想两个人交流,可以碰撞出多个思想。可以说,每一篇稿件诞生的背后,都有鲜活的烟火气,都浓缩了作者的心血,都融合了同志关系,都凝聚了办领导的关怀支持。投射在点上的有:

何亚丽霸气。宣传督导组的汤均洲、胡玲在一线没电脑用,跑到社区服务大厅,占用姑娘们的电脑,绞尽脑汁地用键盘书写抗疫故事。我跟何亚丽开玩笑,说行政编制科的战斗力真强,业务、写作、信息都各有1个,个个都是高手,还拼成了一个铁三角,厉害!他们俩写信息必然费精力,业务上请你多担待地哦谢谢支持哦!她嘿嘿一笑,说都知道他俩扣键盘,业务我都顶着呀!

李雪松豪气。管理着网站,把守舆论阵地窗口。再多的修改,添再多的麻烦,他也不嫌烦。——他说有需要,尽管吩咐,我就是你们的远程大脑。雪松的身体不好,但心系战疫一线,天天编辑发稿,用另一种“枪杆子”的身份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党升平大气。会给各个军转干部支招,统筹协调上下左右妥当后,赶紧抽个缝隙写稿子改稿子,发给我。我说同志们的信息产量大,我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你自己跟媒体说说好话行不行呀!——行呀,那咋不行呢!很快,他的信息就出来了,也不怪我。

家平、徐萌、先进义气。我跟这几个小伙子在执勤值守第一组,他们在一线辛苦奔忙,我多数时间坐在办公室里面敲键盘。就这,还不断得到了他们的关怀和支持,常常端来绿豆汤、肉包子、西瓜让我吃,生怕我饿着、热着。有重活,他们说让我来,连拖地抹桌子的事情也都抢着干。休息的片刻,帮着核对稿件,字句斟酌,令我心生亏欠和愧疚。

四、个人感悟

三个得益于:

一是得益于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组织有力,措施有力,保障有力。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为同志们创造了写信息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把手不仅挂帅出征在前线指挥,而且勤政善理,无论何时何地多么晚发主任稿件请主任审核,主任总是第一时间指导、修改、提出意见,丝毫不怠慢。文学主任各种想点子、找素材、指导从哪个角度切入,在社区里手把手地教同志们。其次是体制机制运行通畅,建立了一个信息专班,抓住几个主要成员,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每篇信息在组内24小时绿灯流转。

二是得益于普通党员干部戮力同心,共克时艰,雷厉风行,听党指挥,拼搏向前。大家配合默契,需要啥提供啥,没有任何人推辞抱怨,没有任何人拖延扯皮。各自都想办法到处投稿,互相打气,互相帮衬,互相补台,所以才好戏连台,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攻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气度和同舟共济、协作进取的品质魅力。

三是得益于全体党员干部为市委编办的集体荣誉而战。面对疫情,同志们迎难而上,冲锋“疫”线,舍小家为大家,讲奉献勇担当,让自己的“志愿红”在晶莹汗水的辉映下,转化为令大家心安和感动的最美风景!面对练手练笔,同志们磨刀霍霍。主任感叹说三十年没写通讯报道,被战友们战疫和写稿精神所感染,忍不住拿起笔……已经退休的邹主任回复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为编办点赞,为战友骄傲!文学主任友胜主任纷纷拿起笔,写下让大家刮目相看的文章。

——真的是全体在战斗!前所未有。眼前,这一支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干部队伍,真的是一支团结的、有责任感的,能够把市委编办的荣耀放在第一位的战斗团队,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机构编制队伍。无论是办领导,还是普通干部,无论是在最前沿,还是在幕后某个角落,大家真正用实际行动,在大战大考前,在平凡中,在急难险重里,书写和彰显着十堰市委编办伟大抗疫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单位充满热爱和信心,心里面憧憬着向往着,行动上就有了方向,就算条件有限,也会坚持去追求,正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解封不解控,放开不放松。我相信同志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新时期、新征程、新开始,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努力书写更加出彩的十堰机构编制工作新诗篇!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