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践行在疫情歼灭战的前沿阵地
-----十堰市委编办战疫一线纪实
特约记者 李文新
时隔3年,新冠病毒再次暴虐车城。8月13日上午10时,十堰宣布采取临时性管控措施。一场关乎350万人民生命安全的疫情歼灭战就此展开。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10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市委编办党员干部职工火速集结,迅速开赴东风大道社区,下沉到包联的橡树湾小区,打响疫情歼灭战的第一枪。
战疫期间,市委编办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身先士卒、勇于担当,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谱写出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抗疫战歌。
十堰疫情防控歼灭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全市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干部的戮力同心,也有市委编办全体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点滴故事。
守初心,担使命,勇作为——
“初心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15日晚6时30分,市委编办的党员干部冒着高烧不退的闷热,组织橡树湾小区居民排队做核酸。
“有人晕倒了,在5号楼门前!”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
话音刚落,一名志愿者如离弦之箭冲向5号楼。大家定睛一看,是59岁的老党员张友胜,他已经疾步跑到了5号楼电梯前。
此时,一名年轻小伙晕倒在电梯出口处,身体抽搐,口吐白沫,情况异常危急。
“必须马上组织急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张友胜,与随后赶到的市委编办杨文学、胡玲、张文俊等人,将小伙抬到阴凉处。
见情况危急,胡玲扭头奔向正在采集核酸的医生,要求立即暂停核酸采集工作,并安排同事向排队群众说明情况,随后拉着医生直奔现场,特种兵退伍的她行动之敏捷让人称奇。
经过医生初步诊断,小伙低血糖叠加中暑,导致身体虚脱晕倒。在现场人员的配合下,医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5分钟后,小伙就恢复了意识。
与此同时,闻讯赶到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吕小翠,认出这是租住在5号楼15楼的小张,今年刚满18岁,父母都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与他合租的工友小陈。
经过简单询问得知,小张不会做饭,临时性封控期间,他的家里只有大米、鸡蛋和泡面。为了省事,他和工友小陈就吃泡面、煮鸡蛋。由于是租住的房子,屋里没有冰箱,就没有备下蔬菜水果。当天晚上,听到楼下通知采集核酸,他强撑着起来,不料刚走出电梯就晕倒了。
了解情况后,张友胜找来含糖的饮料和面包,让小张吃下。因天气炎热,室外没有降温设备,在小张补充营养期间,他一直拿着扇子给小张扇风降温。一个多小时后,小张感觉好点了,他又扶着小张,做了核酸检测。
担心小伙再次出现意外,张友胜与同事将小张安全送回家中,并一再叮嘱工友要照顾好小张。虽然小张回家了,但张友胜悬着的心并没有放下。
回到岗位后,张友胜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随后他将情况上报。考虑到临时性封控期间出行不便,他和同事又购买了一些果蔬、面包、饮用水等送到小张家里。不仅如此,他们还委托隔壁邻居,每天给小张送一顿饭,保证小张的饮食健康。
“初心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在被问到为何如此用心时,张友胜掷地有声。他说,初心要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接受检验,使命要在疫情防控一线承担起来,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冲上来,沉下去,干起来——
“我是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
“我是党员干部,我不带头谁带头。”不管是现场办公落实防控措施,还是想方设法购买防护物资,市委编办魏伟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从脱下军装的那刻起,魏伟就努力践行着“军转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人生格言。转业四年来,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文明创建,只要组织需要,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7月中旬,在编办组织驻村察民情活动中,因为天气炎热加上劳累过度,魏伟身上长了一个脓肿,需要住院手术治疗。本来需要最少住院半月,但是因为心里始终放不下工作,7天后他就出院投入到工作中。出院时医生一再强调,脓肿属于热毒,术后要静养,不能劳累受热,否则很容易反复发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魏伟不顾伤口再次复发的危险,努力克服身体的病痛,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从烈日下卡口值守,到搬运防疫物资、帮居民送菜到家,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有他矫健的身影。因为劳累、炎热,伤口又隐隐作痛,时刻有复发的可能,但他一直忍着,市委编办领导多次催促他去复诊,他却一推再推。“宁肯再上手术台,也不能这个时候当逃兵。在危难时刻冲得上去,在紧要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魏伟说。
在这场疫情歼灭战中,市委编办的下沉党员里,像魏伟这样的还有很多。
接到命令后,市委编办何亚丽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安顿好年幼的孩子后,第一时间奔赴东风大道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把平日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带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社区为家,以卡口为岗,任劳任怨地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小区卡口值守、协助核酸检测、服务社区群众等工作。8月14日,由于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她突发中暑症状,被志愿者及时妥善救治,恢复后仍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顽强拼搏、甘于吃苦的精神。
从10日起,市委编办万柳因连日奋战在高温一线,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她坚持上班。20日上午,早上到达社区后,她就出现头晕、出虚汗的症状。经过短暂休息,又迅速投入到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中。
听指挥,守好门,服好务——
“这是硬指标,我们必须完成”
“全小区589户包保到位、排查覆盖到位,这是硬指标,必须完成。”13日上午,市委编办全体下沉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
“今天大门口人员进出情况怎么样?”“小区内核酸采样有没有漏掉的?”“几户重点人群家里怎么样?”每天晚上,不管多晚,结束了一天的值守后,市委编办领导班子都要对当天的情况逐一进行梳理,对卡口值守、核酸采样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让下沉的党员志愿者在次日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抗疫期间,市委编办班子成员坚持早上5:30准时到小区,统筹安排全天工作任务,晚上11点小区全员核酸采样结束、对当天抗疫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后才返回。班子成员每天在社区值守长达18个小时,是市委编办机关抗疫时间最长的群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班子真抓实干,党员干部上行下效。蔡先进是市委编办一名退役军人,疫情歼灭战打响以来,他秉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传统,积极响应,与同事一起,第一时间奔赴东风大道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蔡先进的妻子也是一名下沉干部,疫情歼灭战打响以来,一直奋战在战疫一线,每天凌晨两三点回家是常态。蔡先进的父母在郧阳区,处于临时管控区,一直封控在家。这样一来,白天夫妻二人离家后,就只剩下2个年幼的孩子在家。每天出门前,夫妻俩就将当天的饭准备好,叮嘱大女儿按时让妹妹吃饭。为了表达歉意,蔡先进拍了一段抖音视频,镜头前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和爱人双双奔赴抗疫一线、留下两个年幼女儿独自在家的故事。作为一名父亲,他对孩子的一段充满歉意的告白,直击内心最深处,收获了6万多播放量和数千点赞,成了十堰的“网红”爸爸。
作为单位司机,蔡先进发挥专业驾驶技能,下沉期间多次驾驶疫情保障车辆运送病患去医院,还驱车20余公里接回困在半路的孩子;作为党员干部,他积极参与社区卡口值守、核酸检测、垃圾清运等工作,主动服务社区群众,多次给独居老人送菜到家,给社区志愿者搬运消暑物资。
把服务做到极致的不止蔡先进。8月18日上午7时许,东风大道社区橡树湾小区正在做第八轮核酸检测。为确保不漏一人,市委编办党员徐萌手持大喇叭,在8号楼前耐心喊话,请市民尽快下楼配合做核酸。担心少数居民在沉睡,听不到通知,徐萌从一楼开始,一层一层敲门提醒,一口气敲到26楼,直至所有居民都下楼做了核酸,徐萌这才松了口气。下到一楼后,豆大的汗珠从徐萌的额头流淌,上衣已经湿透。市委编办李冰每天往返楼栋和小区大门,为群众运送蔬菜等物资200余趟,胳膊和脖子被晒脱皮,却依然不觉疼痛。
抗疫以来,市委编办党员干部协助橡树湾小区百余位群众办理了小区进出通行证,购买了食盐、天然气表用电池等急需物品,为200余户居民购买了蔬菜等生活物资,解答了小区群众数百次疫情防控政策咨询,组织6栋楼589户1949人完成了10次(近2万人次)核酸检测。同时,为社区购置空调、捐赠矿泉水等物资,从机构编制部门实际出发,竭尽全力为社区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共产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就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自从13日车城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后,面对十分紧迫、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委编办党员干部全员出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毅然冲锋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以绝不退缩的勇气、誓与病毒抗争到底的意志保卫茅箭区东风大道橡树湾小区群众的生命安全,用“指尖”传递温度,用“脚步”润泽民心,用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为社区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努力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展现机构编制部门勇于担当的时代答卷。
截至目前,东风大道社区橡树湾小区589户1949余名群众,实现了无一例确诊、无一例无症状感染者、无一例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三无目标,疫情歼灭战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