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区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区县动态

石首市以“四字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2023-06-28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作出了重要部署。石首市委编办积极以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实“摸、调、用、管”四字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深入调研“摸”编。聚焦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短板,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在全办大兴调查研究,制定班子集体和班子成员个人调查研究方案4个,明确流域综合治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部门机构编制工作、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平台4.0、市域教联体建设等4个调研项目课题,以表格化、清单化提高调查研究的时度效。目前,已深入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执法部门和乡镇共10个单位调研,进一步摸清了“流域治理涉及部门职责职能有待理顺”“经济发展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待优化”“机构编制信息平台部分数据不精准”“机构编制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是瘦身健身“调”编。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总思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财政保障能力,建立行政编制周转池制度、事业编制精简回收制度,统筹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实现机构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印发《关于建立市直部门行政编制周转池的通知》,明确周转池的范围标准、使用条件、管理措施,从25个市直部门调剂31名行政编制纳入周转池,建好行政编制“蓄水库”。开展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有效调整,撤并“小弱散”事业单位,整合职责相同相近事业单位,调整事业单位机构11个;实行事业编制应收尽收、统一比例、跨部门调整,精简回收18家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38名,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服务大局“用”编。充分发挥市委编委会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作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平台4.0系统,办结机构、编制、人员管理等业务432条,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充分使用到刀刃上。紧盯经济发展部门编制配备及人员到位情况,向经济开发区、发展、商务、统计、资规、教育、民政、政务服务、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和基层民生福祉领域增加行政、事业编制72名,有效缓解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部门因满编超编,无人可进、无年轻人可用的发展困境。紧盯服务教育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以每所学校就高不就低、独立测算的方式核算所需编制,对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按20%的比例进行上浮,同时下放编制分解权限到校;会同教育局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及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行政管理、后勤辅助等内设机构的数量和人员比例,进一步充实一线教师队伍;优化部分农村中小学机构设置,将6所农村学校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纳入当地乡镇中小学校统一管理,减少行政成本。

四是刚性约束“管”编。坚持常规监管、专项监管“两手抓”,通过巡视巡察反馈、群众来信来访、12310举报电话、专项核查等,坚决查处与纠正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混岗混点不作为专项治理、违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纪律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拓宽监管广度,延伸监管深度。坚持机构编制严肃性与功能性“两手硬”,严格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机构编制工作法规制度选编》,集体研究审议巡察、经济开发、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群团改革等机构管理体制和编制事项40项,严格落实了市直党政机构限额规定,实现行政、事业空编率分别为4.9%、9.4%,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各乡镇办区、市直单位对照“三定”规定制定“1+1+3”工作机制(1个五年规划、1项特色工作、3项重点工作),对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开展电视问政、“比晒争”点评、“五优五差”股室评议和“红黄牌”管理,并把“1+1+3”工作情况与绩效考核、评先表优、提拔重用、部门职能配置和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等事项挂钩,推动各部门切实提高履职水平、改进工作作风。

(石首市委编办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