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第一要务,优化机构设置。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围绕发展干,把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严守机构设置“撤一设一”“撤多设少”要求的同时,结合发展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调适做优一线部门,以高质量的机构设置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松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设智慧园区服务中心,充实园区智慧建设、安全环保工作力量,做大做强工业主平台;在市政府办公室设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加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系统谋划,同时负责统筹督办县域和镇域经济考核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落地;依托经信部门设立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争取力度,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锻造核心竞争力;完善市招商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增设产业研究院,专门负责市内主导产业招商政策研究、信息搜集等工作,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为市金融办增设事业单位市金融服务中心,加强金融工作力量,着力破解县域发展的资金瓶颈。
二、聚焦节约集约,优化编制配备。坚持依责定编、依事定编、依规定编,积极帮助相关部门准确界定机构职责,严格按照机构编制有关要求,从实从严从紧核定人员编制,做到既满足工作需要,又最大限度节约编制资源,守好把牢财政供养人员的第一道关口。面对县域编制数量总体偏紧的现实压力,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坚决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和部门所有的利益格局,原则上不新增已分配编制数量,重点通过职能弱化部门编制压减、系统内部调剂等方式,顶住压力对部门核定事业编制进行重新分配调整,确保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部门的编制需要。累计为市智慧园区服务中心、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金融服务中心等新设机构调配事业编制32名,为招商服务中心、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增核事业编制31名,促进了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聚焦效益发挥,优化人才结构。主动对接、紧密配合组织人事部门,着力发挥编制在人才汇聚、人才激励方面的作用,吸引八方英才来松滋就业创业、施展才华,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全面梳理全市部门空编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招聘计划,严控非经济发展、非重点民生部门人员招聘,把招聘计划向经济发展部门倾斜,重点加大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的编制保障力度。2021年,累计启用事业编制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142名,其中博士生1名、研究生59名、“双一流”院校毕业生33名,进一步优化了全市人才队伍结构。今年,又启用事业编制200名,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
(松滋市委编办 刘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