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但区内部分事业单位现有人员服务能力不足,因无空编或空编不够,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此,荆州区机构编制部门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制度,将历次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汇成“周转池”,出台《关于建立荆州区事业编制周转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充分发挥周转编制的调控作用,为“紧缺”岗位提供编制保障。在具体实施中,突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荆州区机构编制部门坚持编事相符的定编原则,坚决杜绝因人定编。对教育、卫生等上级有明确定编标准的单位,严格按标准定编;对没有核编标准的单位,结合历史沿革、工作职责、实际工作量等科学合理定编。通过科学定编,为实行事业编制周转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是坚持从严核定周转编制。周转编制作为一种调节编制资源的便捷方式,荆州区机构编制部门在突出灵活性的同时,也坚持从严核定的原则。《通知》从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和核定程序入手,规定“周转编制仅供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中因改革等原因造成超编的单位或急需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空编不够的单位临时使用”,并明确“周转编制由编委会核定”,充分体现了编制的严肃性。
三是坚持周转编制的临时性。为防止周转编制被演变为永久编制、固定编制,荆州区机构编制部门对周转编制的使用设置了两个限定条件:一是周转编制实行动态调整,即核即用,当年未使用的直接收回,使用周转编制的单位编制空出1名即收回1名,直至全部收回;二是使用周转编制的单位引进专人人才后严控进人,逐步收回周转编制,防止部分单位一方面使用周转编制,一方面又通过各种形式进人,形成超编现象叠加。
截至现在,全区共核定周转编制202名,其中,中小学158名,其它事业单位44名。下一步,荆州区机构编制部门将深入贯彻省委编办提出的“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周转使用、重点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周转编制的核定及管理,并强化对经济、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编制保障力度,为全区事业发展发挥编办作用。
(荆州区委编办 严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