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区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区县动态

松滋市坚持简政放权 整治“红顶中介”

2016-04-14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近年来,松滋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精准发力,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规范整治“红顶中介”。至20163月底,第一批 “红顶中介”整顿规范工作业已结束,取得了显著成效:撤销事业单位10家,剥离中介职责事业单位1家,注销企业6家,规范脱钩到位企业8家;收回事业编制126名;退出事业编制管理27人,调整工作单位90人,另有400人脱离“红顶中介”组织。

  一、全面深入开展清理

  20155月,松滋市委、市政府紧扣市场主体呼声,紧贴市场活力诉求,安排审改办牵头,组织编制、工商、民政等部门,对全市“红顶中介”进行全面清理。首先,部门自查。各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对照下发的《市场中介组织分类参考目录》,在本系统开展全面细致的核查。其次,专班初审。在部门自查填报的基础上,编办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结合工商、民政部门提供的信息,比对荆州市直、周边县市认定情况,提出“红顶中介”初步认定意见,反馈各部门确认。最后,会议认定。经审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对第一批“红顶中介”进行了最终认定。

  二、科学制定整治方案

  编办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起草整顿规范“红顶中介”实施方案,经审改办召集法制、人社、国资等职能部门讨论完善后,先后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专题会、市长办公会研究审议,通过后以“两办”文件印发。按照“能撤销的不保留”、“能转民的不转国”、“能分流的不安排”、“能脱钩的不丝连”、“能剥离的剥干净”的原则,实施方案对“红顶中介”整顿规范对象、措施、方法和步骤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机构整顿规范确定了撤销、转企改制(细分为转制为民营经济实体、国有公司)、职能剥离、规范脱钩四种方式;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根据本人自愿,既可选择调整工作单位,也可选择退出编制管理;非在编人员一律解除劳动合同,等等。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针对参改人员范围、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国有资产处置等热点问题,审改领导小组积极回应各方关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研究后,依法依规出台了具体补充意见。

  三、精心组织实施到位

  9 25 ,松滋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启动“红顶中介”整顿规范工作,分为宣传动员、清产核资、制定方案、方案审批、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六个阶段进行。市委、市政府成立三个检查指导组,加强对整顿规范工作的检查指导督办。财政、审计部门组派三个工作组,到各涉改单位开展资产财务清理。对各主管部门上报的“红顶中介”整顿规范实施方案,审改办召开会议进行集中会审,逐一行文批复。整顿规范工作中涉及的机构编制事宜,编制部门及时提请市委编委召开会议研究,通过后行文批复。按照批复方案,各主管部门对本系统“红顶中介”进行整顿规范。整顿规范工作结束后,审改领导小组安排审计部门对各涉改单位资金收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整顿规范,松滋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建筑设计院等一批摘掉“红顶”的中介机构转企改制后,浴火重生,大放异彩,灵活的机制、高效的服务实现了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多赢”。下一步,松滋市在结合行业协会商会清理进一步深入开展“红顶中介”整治的同时,将制定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中介服务机构目录,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管理,加快建立完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